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重要部署,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沪教委规【2020】21号)》等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营造心理育人氛围,帮助本校辅导员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疏导能力,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了解,我校学生工作部于5月16日面向全校辅导员开展了关于隐蔽心理问题“你以为不是心理问题的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在大学生发展中心会议室展开,邀请了上海市心理学会心理应急服务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首批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心理康复协会理事和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研究生导师、电台深夜节目主播梦晓老师作为主讲人。
梦晓老师向辅导员们讲解了心理现实与情绪对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充分阐明了关注、理解、接纳自身内在心理活动与情绪变化的重要性,同时也以幽默风趣的风格分享了心理咨询中的个案,帮助我们通过实际的例子了解如何与自己和解、建立健康的情绪模式。梦晓老师提出辅导员也需要关怀自身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的投身于学生工作。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需要掌握内心的情绪资源,让快乐来和走得更慢一点,同时提高心理对快乐的敏感,主动创造可以快乐的情境。只有辅导员自身对工作有幸福感,能够以健康的身心面对学生和工作,才能真正帮助我们的青年学生们以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大学生活。
本次辅导员讲坛结合学生工作的一线案例,阐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学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意识与职业素养,梦晓老师以“心理支持带来的是不惧风雨的勇气和坦然面对的力量”为讲座结束语,也希望投身于学生工作的老师们能把这份温暖的勇气与力量在自己与学生中传递。(通讯员:张舜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