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13:00,我校辅导员参加上海市民办高校辅导员“同上一堂课”第二讲课程,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授张海燕进行了主题为“疫情挑战下辅导员的自我调适和成长”的讲座。
张教授讲座内容直接明了,从生存、生活、生命和使命等四个维度讲述辅导员面对类似当前疫情的挑战,如何进行自我调适、自我照顾。讲座结束后,我校辅导员围绕此次讲座主题及内容开展了线上讨论。
辅导员们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一方面学习了未曾接触的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对今后工作带来了启发,是对岗位也是对个人的一次思想上的指导。面对学生工作,辅导员似乎是“万能”的。疫情当前,作为一名辅导员,线上工作不停歇,手机24小时随时待命,既要关注学生学习动态,还要每日跟踪学生的健康状况等。在这特殊时期,辅导员自身如何做好的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因此,辅导员明确自身的想法,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更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辅导员在讨论中讲到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变化,面对口罩难买、网上抢菜的各种困境,有时自己也有紧张情绪,需要自身进行自我调整,尽量减少“疫情应激”状态下的负面影响,结合我们辅导员的工作岗位,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积攒力量带给学生正能量。同时更要帮助班级学生做好情绪管理,及时公布官方信息,提醒学生注意防护,减少外出,在家安心上网课,挖掘自己感兴趣的事,让生活充实有意义。
护理学院辅导员彭艳结合讲座内容分享了,疫情期间通过看书、学习、健身等方式,做好自我调节、充实生活的体验。经管学院辅导员金锟分享到;“我们辅导员自我调适和成长——心理的灵活性与平衡是影响他人和社会的重要前提。喜欢张老师的每一次分享:活在当下,思考意义,明确价值,承诺行动,破茧化蝶”。
(通讯员 刘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