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学生工作部有幸邀请到张海燕老师来给全体辅导员做了一次关于校园心理危机防御与干预讲座。张老师结合当下热播电视剧《都挺好》阐释原生家庭对学生早期人格养成的影响,特别是儿童时期母亲抚慰能力对BPD(边缘性人格障碍)学生的关键影响。并引入了如:辩证行为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正念认知疗法等几种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校园危机事件干预中的运用。讲座重点分析了心理危机的几个成因:家庭功能、自身性格、自我认知、社会关系等。用现实案例告诉我们,在心理干预中,自杀不能绝对预防,但可以有效预防。在危机干预中可以通过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帮助学生知觉各种社会支持、有人陪伴等途径帮助学生预防自杀。张老师用多年一线心理咨询师的经验结合生动案例让我们明白工作中对学生的关注和处理不能简单粗暴,而是需要更多的思考。危机干预的处理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深远而有意义的。
我们在做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更多时候也在不断自我心理建设。正确认知自我,悦纳自我很重要,无论学生还是我们。“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如此安好!”正如张海燕老师用曾国藩的这句名言总结的那样,人不能一直活在未来,活在未来一定焦虑;人也不能一直活在过去,活在过去一定抑郁。确实,学习和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
学工部心理健康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