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

资讯来源:学生工作部发布时间:2014-04-22点击量:4

用心做好辅导员工作

 

 

辅导员的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教学任务的实施。更何况高职生的心态非常复杂,既不同于中专生那般的单纯、幼稚,也不同于本科生那样的乐观、自命不凡,他们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既自卑又自负。抱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我一直很努力地去做着,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以热心温暖寒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十二年寒窗苦读是为了上梦寐以求的大学。然而高考这条独木桥总是使有人欢喜有人忧。除了小部分同学,大部分同学拿到高职录取通知书时,心里是无奈的,再看到与他们想象的大学相差十万八千里,甚至还不如他们的母校的小校园时,感到沮丧,这是意料之中的。为了抚平他们的创伤,我以满腔的热情来欢迎他们,无论是入学报到、第一次班会、还是军训,以至后来,我一直用微笑面对他们。社会心理学认为,第一印象主要是通过相互观察对方的相貌、衣着、表情、姿态、谈吐、举止、风度而形成的初步判断和评价。开学初,我的热情话语、热心服务、微笑表情,使学生产生一种见如故的亲切感,给学生以温暖,引起他们的喜爱。当然,我所说的热情、热心是出自内心的,是由对学生的爱而绽放出来的。这样的热情肯定会给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以爱心换取信任

陶行知告诫教师要“爱满天下”。每个人都需要爱,更何况是刚刚有过创伤的高职生呢?我想,当我对学生说:“我爱你们,我愿做你们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时,他们还抱着怀疑的态度。而在后来的日子里,看到我课余时间总能深入宿舍、深入班级,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身体上、爱好上、心理上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爱他们所爱,苦他们所苦,乐他们所乐时,他们开始向我投来信任的目光,相信我一切是为了他们,为了他们的一切。他们开始愿意向你靠近,愿意向你吐露真情,愿意听你的教导,愿意接受你善意的批评。因为信任是健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人活在世上,需要别人的信任和信任别人,就象需要空气和水。高职生平均年龄在十九岁左右,如果他们不信任班主任,那么你就无法获得他们的心,你的一切工作(包括学校的工作)都将很难开展。因为人心都是敏感的,感情都是相关的。一个班主任要是能使学生相信你对他们只怀有好意,那么,班主任的教育差不多就成功了一半。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三、以细心赢得机会

一个孩子尚且要花费父母大半生的精力,更何况是50位年龄相仿,性格各异,家境不同的大孩子呢?所以一个辅导员必须是一个好的观察家,不放过蛛丝马迹,及时发现问题,为自己赢得解决问题的机会。这就要求细心。比如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困难补助金,鼓励他们争取奖学金,尽最大努力减轻学生经济压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加强对他们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同时要求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不要在他们面前炫耀,以尊重他们。要他们正视眼前的困难,让他们认识到暂时的经济压力也可能是催人奋进的动力,让他们在生活的艰难中体味成功的快乐。又比如,开学初,班上有位同学,性情急躁,出口污言秽语,班上同学都让他。我及时找他谈话,努力挖掘他的优点,多次表扬他,夸大他在群众中的作用,再批评他的不足,使他向好的方面发展。一学期来,大家都说他斯文多了。如果粗心,不能及时去发现问题,那么就会丧失很多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小事变大,以至影响整个集体。

四、用每一次成功来激励他们奋进
  一直把每一次成功当成一种动力,一次契机,激励同学奋发前进,积极进取,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五、用高考的失利来刺激他们抗争

新生入学时较自卑、消沉。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运气不好。但经过大半学期的适应后,我发现他们开始有一点麻木了,忘了过去的“心痛”:他们开始爱玩,渐渐放松了学习,出现了学习只想混个及格,羡慕别人谈恋爱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适时地对他们进行降温教育,揭他们的“伤疤”。我说:“人生经历这样一次重大的失败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但不能也经不起再失败了。一定要珍惜现在,努力拼搏!”同学们听了都惭愧地低下了头,脑子也冷静了许多。我希望学生正视现在,放眼未来,反省昨天,追求明天,不要得过且过。会后,有同学对我说: “老师,你要经常用高考的失利给我们敲一敲警钟。”

华罗庚的老师王维克曾深情地对华罗庚说,“人,应永远在希望中生活”。简短的一句话,使华罗庚在贫穷重病中奋起。我想,作为班主任,我应该尽我的最大努力,让学生在希望中奋斗,在奋斗中迎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