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草案

资讯来源:学生工作部发布时间:2014-04-15点击量:4

  校园文化称之为非课堂文化,是舆论风气、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文化娱乐、社会活动及校园环境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也是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所在。为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突出现代教育特色,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工程,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动态文化活动,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二、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构建具有东海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创建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促使学校建设成校舍设施全,校园环境美,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并且,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特色校园。

三、主要措施

  1、重视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特色

  ——学生风采:定期将学校的“十佳”、“青年先锋”、“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成绩优秀生”、“优秀志愿者”等作展示,宣传典型,激励后进。

  ——校内舆论阵地:利用校园广播,每天播送校园节目,宣传国家大事、校内新人新事以及学习、生活知识。还可办“校报”,让“校报”成为全校师生的自我展示平台。

——爱校教育活动:举办校史展览等活动,增强师生学校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开展“国旗下讲话”、“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班会等活动。

  ——开展“古诗文吟诵”,讲中华美德故事活动,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乐羊子妻”、“司马光砸缸”、“闻鸡起舞”、“凿壁偷光”、“悬梁锥股”等;开展“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或一句格言”征文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以搜集当地文化名胜、历史名人,从中感受家乡的文化氛围为主线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

  2、创新教育思想,激活校园文化活动

成立1个“感悟青春”青年论坛;开展2场主题文艺活动;打造3个团日活动示范班;展开4次各类知识竞赛;建设5支精品社团;探索6条“炫动青春”暑期社会实践路线。

  ——发挥社团的积极作用,重点建设5个精品社团,如:舞蹈社、跆拳道社、书香满园读书社、心理社、阳光体育类社团。

  ——组织观看十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阅读十部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创作和吟诵新诗歌活动等。

  ——每学年应举办一次艺术节(文艺晚会),坚持开展技能大赛、知行杯实践活动、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举办文艺活动要注重全员参与,整体联动,做到声势浩大,气氛热烈。

  3、坚持德育为首,突出育人特色

  “感恩教育”——开展校园“自强之星”评选,用身边平凡的同学,为学生树立榜样。

  “感动教育”——开展“谁感动了我”的主题活动。

  “绿色文明教育”——培植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开展“跳蚤市场”等活动。

  “责任教育”——让学生明白为自已负责,为家庭负责,为社会负责。开展围绕3.5学雷锋活动的各类志愿者活动。

  “理想教育”——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让家长为拥有自己而自豪,让家庭为拥有自己而富有,让亲人为拥有自己而幸福,让家乡为拥有自己而光荣。开展各类技能大赛、知识竞赛等为学生踏入社会提供争抢实战的演练机会。

  激励学生自信:积极开展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钢铁般的意志、积极向上的精神、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教会学生面对困难、遭遇挫折时善待自己的正确处理方法。发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激励学生成功:建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全院意识,充分认同他们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勇于成功,善于成功。

激励学生创新: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与老师、书本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开展学生愿意听、愿意看、愿意搞的活动。